博物館經濟效益評估(Economic Impact Studies)

從AAM「博物館為驅動經濟的引擎」報告中,探討如何評估博物館的經濟價值和影響。


Imperial War Museum North, Manchester UK
by MuseSurvey

博物館在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透過保存傳統,解讀過去,豐富生活經驗及深化文化的理解:並滿足觀眾對知識的渴望、點燃想像力及探索未來;同時,博物館,也提供社區一個聚集、互動的多元場域。除了文化層面的效益,博物館對於經濟與促進就業和稅收貢獻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
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(AAM)公開「博物館為驅動經濟的引擎 (Museums as Economic Engines)」報告(AAM, 2018),這項研究以量化方法探究博物館的經濟價值和影響,包括就業、直接支出和供應鏈效應。這些數據說明了博物館作為其社區經濟引擎的重要性。

美國博物館每年有超過8.5億次的觀眾,而參觀人數還不斷成長;為了服務觀眾,博物館提供了372,100個就業機會,並創造159億美元的收入。但是,博物館的經濟貢獻遠超出這些直接的運營收入,這些可以以量化方式計算出來。

2016年美國博物館的經濟貢獻,國內生產毛額(GDP)總額超過500億美元,提供726,200個工作機會,及120億美元的稅收。

2016年美國博物館對GDP貢獻總額超過500億美元,其中約342億美元來自供應鍊和消費者支出的活動。這將博物館的經濟貢獻擴大到美國經濟的其他部分,包括例如119億美元的金融服務; 60億美元的貿易,運輸和公用事業;和48億美元的專業和商業服務。

而所造就的726,200個就業機會,包括在博物館部門直接僱用的372,100名人員外,更廣泛的擴及到,無論是在博物館的供應鏈中,還是透過博物館本身或供應鏈中所僱用的人員,共提供的354,100個就業機會。

〔參考資料〕AAM(2018)Museums as Economic Engines

如何評估測量博物館的經濟效益 (Economic Impact Studies, EIS)

博物館具有教育、學習、娛樂休閒等功能,但近年來政府對博物館所能創造的益有更多的要求,其中一項即是博物館所創造的週邊經濟效益為何?如最近某國立博物館因參觀人數下降,立委與民眾關注其未能為週邊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。

觀眾參觀博物館後會衍生許多直接與間接的效益,如會在博物館週邊的社區產生餐飲、住宿、購物等各項消費,具有促進社區經濟發展與就業之效益。而經濟效益評估(Economic Impact Studies,EIS)即是測量這些支出與就業效果的方式。

EIS可使用投入產出法來估算、並有不同方式。EIS通常計算直接支出、間接支出與誘導性支出,可以使用漣漪來形容EIS。其中直接支出是觀眾從口袋中掏出的第一手支出、間接支出則是員工的薪資或產品(服務)供應者的成本、誘導性支出為員工領了薪水,再進行消費的第三輪支出。另一種方式則是計算直接支出後再乘上乘數(Multiplier)。乘數是從其他人口相當的研究中借用,乘上直接支出即是整體EIS。博物館計算間接、誘導性支出、乘數與就業人數較為困難,必須由具有經濟背景的學者專家來進行。較簡單的方式是由博物館計算直接支出,並可推測最後的經濟效益將大於直接支出。



 by MuseSurvey

直接支出可在問卷調查中了解觀眾參觀博物館後,在週邊社區的個人平均花費金額(包含交通、食、宿、購物、活動與其他等費用),再乘上博物館觀眾人數即可得知直接支出。我們可詢問總金額或逐項詢問均可,視博物館的需要程度而定。


MuseSurvey 最專業、快速的問卷調查系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