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館擁抱科技

British Museum, London UK
by MuseSuvey

英國電訊報(The Telegraph)一則新聞標題:與行動載具的戰爭已結束,博物館和美術館應擁抱數位科技(Art galleries 'must embrace digital technology' as the battle against phones is lost),反應出科技正在翻轉博物館的營運方式。

隨著科技的發展,不同世代觀眾的需求不斷在演化;博物館應以適當的作法支持,來推動觀眾參與,才能持續文化的發展。從「英國政府推動科技提升文化參與」及「新加坡博物館徵求以科技強化觀眾經驗的提案」,可看出其重要性。

英國政府推動科技提升文化參與
英國數位、文化、媒體暨體育部(Department for Digital,  Culture,  Media and  Sport,DCMS),於2018年3月發佈Culture is Digital,報告中強調:「數位體驗正在改變觀眾與文化接觸的方式,並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參與和實踐的型式。科技對文化活動產生深遠的影響,特別是年輕一代。 觀眾不再是被動接受者,他們可自主選擇需要的內容、互動體驗,並即時共享和共同創作。(DCMS, 2018)」指出科技逐漸改變藝術機構和觀眾的關係。

如何運用科技來轉變藝術與觀眾間的關係,是重要的課題。該報告指出,科技使得文化體驗較以往更容易獲得,無論是在網路上欣賞數位典藏作品、沉浸式體驗或是線上購買電子票券及產品等;對提高觀眾參與度提供多元的機會。同時,將收集、分析數據,改善觀眾體驗,進而使文化機構吸引更多的人,接觸新的觀眾。

參考資料:DCMS (2018) Culture is Digital.
資料來源:The Telegraph (2018) Art galleries 'must embrace digital technology' as the battle against phones is lost.


新加坡博物館徵求以科技強化觀眾經驗的提案
從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對外徵求「以科技來強化觀眾經驗的提案」,可看出他們在科技應用的著力。


邀請創新者和藝術家提交數位藝術和創新概念,以幫助提升博物館的參觀體驗。提案主要為博物館學、文化、傳統、研究和畫廊體驗等主題。提案內容包括:如何透過科技改變觀眾博物館的經驗、解決觀眾觀賞展品與預期的差距、及如何增加觀眾接觸館藏的機會。

參考資料


小結
ICOM指出,科技是一種手段,不是目的;博物館做為資訊提供者,他們應該掌握科技,而不是讓科技為他們做決定 (Technology is a means, not an end. Museums are information providers. They shall control technology, not let technology decide for them. ~International Museum Day — ICOM) 。博物館應該擁抱科技,藉由科技提升營運績效。


MuseSurvey 最專業、快速的問卷調查系統